時尚的一大特征,就是通過富有時代特征的標志性服飾演繹。
多少年來,在上海有一大風俗,就是穿著最時髦的服飾逛淮海路,就像歐美人穿著最美的服裝去歌劇院一樣;春B烦闪酥袊鴷r裝表演的天然大舞臺,中國百年標志性的服飾每每在這里亮相、定格,曾一再出現(xiàn)在描寫上海故事的影視作品里,更出現(xiàn)在海內外以上海為背景的文藝作品中。
從20年代起,淮海路就有了商業(yè)街的雛形。30后代起就有了“東方巴黎時裝街”的美譽。
在這里,20年代就有改良的長衫、旗袍,還有青年裝、與中袖斜門襟中裝加小喇叭長裙,女學生裝;
30年代就流行西裝、長衫、馬褂、改良旗袍、短襖;
40年代就出現(xiàn)了俄式、歐式、日式西裝,中山裝、時裝、連衫裙、時裝襯衫、胸罩內衣;
50年代流行中山裝、列寧裝、青年裝、背帶裝;
20世紀40年代上海流行的西式服飾
60年代初至文革前重又出現(xiàn)時裝、西裝,還有茄克衫、派克大衣、中西式棉襖、短大衣,甚至還出現(xiàn)了尖頭皮鞋、小褲腳管褲子、男式花襯衫等;
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也有流行服裝,那就是兩用衫,絨線衫、中山裝、軍便裝,甚至是軍便裝、軍棉大衣,而較為高檔的是“呢中”(呢絨中山裝)、呢絨短大衣;
70年代末到80年代,結束了服裝黑灰藍的一統(tǒng)天下,開放初期出現(xiàn)了種種的牛仔服、喇叭褲、將軍衫、公主衫,再現(xiàn)種種紅色、白色、黃色、綠色等單一色彩的流行,大花頭、小花頭、印條、印格等印花面料的流行,還出現(xiàn)了種種馬海毛熱、皮服熱、羊毛衫熱、影星服熱、歌星服熱、球星服熱;
90年代的服裝進入萬紫千紅的年代,各種時裝、休閑裝、運動裝、旅游服、職業(yè)裝、婚禮服、新娘裝、孕婦裝、太太裝、少女裝、淑女裝、學生裝、茄克裝、西裝、派克大衣、風衣、內衣、睡衣、泳裝等細分化、多樣化;
新世紀上海的服飾同世界接軌,海內外品牌的各種服飾在滬上紛紛出現(xiàn),穿服裝,不僅講式樣、講面料,更講流行色,講個性特征,講品牌,中裝西做,西裝中做,綠色服裝,保健服裝,能穿出好心情的服裝,都成了新的選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