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7日,在成都文殊坊游玩的市民欣賞到了一道別樣的風(fēng)景,20多名“漢友”身著寬袍大袖的漢服出現(xiàn)在文殊坊。這些“漢友”在欣賞風(fēng)景之時,也成了游人眼中的一道風(fēng)景。
早在幾年前,成都的一群喜歡漢服、熱愛傳統(tǒng)文化的“漢友”,經(jīng)常穿漢服私下聚會,到后來逐漸借助媒體走進公眾視野。如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時節(jié),他們都會身穿漢服在公眾場合舉行各種活動。
12月17日,這群漢服愛好者身著艷麗的漢服來到文殊坊,在游玩的同時也向大家展示了這一傳統(tǒng)的中華民族服飾。然而,由于知道漢服寬袍大袖樣式的游客并不多,不少游客將漢服誤認為是火爆一時的韓劇《大長今》中的“大長今”著裝。漢服愛好者小呂介紹,其他人的誤解很好理解,因為不論韓服還是日本和服,都是受漢服影響的產(chǎn)物。
幾位漢服愛好者介紹,漢服在他們看來只是一個載體,他們把目光投射到祖先遺留下來的衣服上,目的是想通過衣服上所包含的文化,重建民族自尊、復(fù)興華夏文化、重塑中華文明。
對于目前國內(nèi)“漢服熱”日益升溫的現(xiàn)象,有人稱這是一種“作秀”。昨日,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這些漢服愛好者時,他們對這些說法頗為無奈,“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動機單純,別人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吧!”有專家指出,希望通過弘揚民族文化以增強民族認同感值得肯定,但醉心于過時民族服裝的再現(xiàn)以找回民族自豪感,卻是南轅北轍。僅僅靠穿漢服逛街就想復(fù)興傳統(tǒng)文化,顯然是不成熟的想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