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堆不起眼的褐色陶土,在孩子們和家長的靈巧捏弄下,漸漸化為似模似樣的花籃、杯子、小動物……制陶的過程,就是這樣愉快而奇妙。
昨天上午,在溫五幼的陶藝室,參加本次“親子游”的家庭紛紛一展身手,制作出一件件稚樸可愛的作品。
前來參加活動的小朋友,大多數(shù)都玩過橡皮泥,也有人做過泥塑,但如此正式地做陶藝,大多還是第一回,因此大家都是興致勃勃,還有人是專門從龍灣永中趕過來的。一踏進溫五幼,就感覺處處都洋溢著陶藝的氣息:從一樓開始,就看到走廊過道里擺放著一件件陶藝作品實物;往三樓的陶藝室走去,一路都能欣賞墻璧上懸掛的一幅幅作品照片。而在陶藝室外,擺放了好幾個展示柜,張嘴吼叫的霸王龍、趴在石頭上的鴨子、配套的茶壺和茶杯……琳瑯滿目的作品不僅讓人贊嘆孩子們的豐富想象力。
看到這些,小朋友們更加躍躍欲試了。好,我們這就進入“實戰(zhàn)”階段!
首先,高甌和陳劍影老師作了簡單的講解和示范,然后給大家分發(fā)陶泥。別看它們樣子土頭土腦的,可是專門從江西宜興買來的紫砂泥,沒有污染,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。按著老師的指導,大家開始“甩泥”,就是把陶泥的水分控干到適合制作的程度。“這太像小時候在河邊玩泥巴了。”一位爸爸一邊甩著泥團,一邊笑道。不過,有幾位小朋友卻遲疑著,覺得太臟,不愿動手。“現(xiàn)在很多小朋友不太有和自然接觸的機會,所以我們就是要提倡‘骯臟玩’!”一旁的老師見狀說。
也許是受老師和家長的鼓勵,更可能是難以抵擋制陶本身的樂趣,很快,所有的孩子都玩得投入起來了,有的小朋友還特地跑到走廊的作品展示柜前尋找“造型”靈感。搓條、搓“湯圓”、敲“泥餅”,先是一個個零件,然后慢慢組合成了心型的杯子、有花邊的花籃、馱著蛋的小烏龜……還有一位家長做了一個“小品”:一個孩子跪在地上,親切地拍著一只翹尾巴狗狗的腦袋,招呼它吃食盆里的骨頭。雖然造型抽象拙稚,反而顯出格外的有趣,引得其他孩子和家長輪番參觀。 完成作品,老師又帶著大家到另一家陶藝室體驗“手工拉胚”。不少人在電視上都看過“手工拉胚”:在一個不停轉(zhuǎn)動的圓盤上,一堆泥巴也在旋轉(zhuǎn),輕輕地用手籠著它,可以做成盆啊碗啊罐子啊什么的?粗唵,實際上這是個非常講究技術的活兒。平時五幼可都是請專門的高校老師來上課的,昨天就讓小朋友和家長勇敢地自己嘗試了。雖然作品無一不是東倒西歪,但大家玩得可開心了,不止是孩子,連家長都有其他人走光了還舍不得撒手的。
整一塊平整的陶泥,切出喜歡的形狀,然后端端正正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,鄭重地貼在作品上。活動結束時,小朋友們開心地捧著署上自己大名的“杰作”離去,就像一位位凱旋而歸的戰(zhàn)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