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孩子挑食行為的矯正,是個說來不難,做起來卻極為復(fù)雜、瑣碎的事。幸好,其中還有些原則可以遵循。
第一,家長要讓孩子體驗饑餓,而后獲得飽腹感。一般要求兩餐的間隔時間是2個半小時到3個小時,在這期間,一定要限制零食或高熱量的東西。
第二,進餐時間要保證在25分鐘以下。這跟兒童的注意力、飲食習慣、行為都有一定關(guān)系。一般來說,家長可以等15分鐘,如果他還是不吃,就把菜拿走。如果他想要吃了,就從此刻開始計時,限制在25分鐘左右,過了這個時間,即使吃不完,家長也要把飯拿走。
因為兩三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,他不可能在一個多小時里把心都用在吃上。提前把飯菜挪開,或許他在吃下一餐時,反而有胃口了。
第三,每一種新食物喂20次以上?朔䦟π率澄锏目謶郑枰缭缫,從4—6個月開始,循序漸進,并保證一定的喂食次數(shù)。新食物添加通常要15次以上,但對獨生子女來說,還要更多,比如20次。
第四,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食物摻著喂。把孩子不喜歡的東西和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,循序漸進地喂。開始時,以孩子喜歡的東西為主,不讓他感覺到吃的食物當中,有他不喜歡的,慢慢再把他不喜歡的食物加量,使他耐受。
第五,常帶孩子到超市或菜市場采購食品。讓他對食品產(chǎn)生興趣,這會促使孩子勇于對新食物進行多次嘗試。
第六,鼓勵用食物玩游戲。比如,用趣味名稱稱呼食品,或者是做成各種形狀,這能激發(fā)他們對食品的興趣,這尤其對那些對什么都感興趣,就是對食物不感興趣的孩子有效。因為當你把食物做成小白兔、小猴子時,會讓他感到這也是個玩具,進而產(chǎn)生興趣。
第七,避免分散注意力。我們不要在吃飯時看電視、講故事,要在固定場所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進餐上,而不是游戲或其他的玩樂中。
第八,不買你不希望孩子吃的食物。不要老想著把冰箱填滿,如果要填,也要放你希望孩子吃的東西。不要讓孩子隨手就能拿到那些垃圾食品
第九,多做口腔訓練,F(xiàn)在我們吃的東西太細,這會使口腔缺乏運動,對很多食物產(chǎn)生觸覺防御,造成兒童偏食。通過口腔的運動則可以消除這種不良現(xiàn)象。
第十,做孩子的榜樣。家長吃什么,通常孩子就會跟著吃什么。有些人說,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很好,為什么一回來就不好好吃了?其實,這是榜樣的力量還不夠。除了媽媽的示范之外,包括電視、廣告對兒童的進食也有相當?shù)挠绊。。ㄗ髡邽樯虾=煌ù髮W兒童醫(yī)學中心發(fā)育與行為兒科主金星明)
挑食需要對癥下“藥”
雖說很多挑食問題不算病,但在糾正過程中,“對癥治療”也是沒錯的。美國著名小兒胃腸專家班尼·科茲納教授介紹說,目前對于飲食行為問題的分類,還沒有一個統(tǒng)一的標準。不過,根據(jù)他多年的經(jīng)驗,可以考慮將其分為六類,家長們可以逐一對照。
第一類是狀態(tài)調(diào)節(jié)障礙,一般出現(xiàn)在新生兒身上。不?摁[,不能在一段時間內(nèi)保持清醒、安靜的孩子,很容易因緊張在喂養(yǎng)過程中出現(xiàn)問題。此時,家長一定要首先考慮調(diào)節(jié)其情緒,而后,挑食、厭食問題就會迎刃而解。
第二類是互動障礙。這在臨床中見到的并不多,如果出現(xiàn),也多在8個月左右時。這些孩子因為家長的忽視,缺乏互動,所以在視覺以及情感表達方面都存在障礙。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出現(xiàn)喂養(yǎng)問題,建議最好先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盡到了心。
第三類是厭食癥。這種孩子的表現(xiàn)往往是食物攝入不足,持續(xù)1個月以上。它往往發(fā)生在食物轉(zhuǎn)換期,也就是換固體食物時。此時,孩子除了對食物不感興趣,對其他所有東西都感興趣,會到處跑,表現(xiàn)出非常強的自主性,看上去生長、發(fā)育都基本正常,但可能存在不規(guī)則的睡眠。對這種情況,家長不能滿屋子追著喂,否則只能加重他的不良飲食行為。應(yīng)該首先減少用餐的沖突,不要逼著他吃,其次就要試著引發(fā)他對食物的興趣,并給孩子立好規(guī)矩,讓他清楚,吃飯時,不允許到處亂跑、亂玩。
第四類是感官上對食物的厭惡。這些孩子通常是對特定一些質(zhì)地或味道的食物拒絕。這種行為在臨床上被稱為觸覺防御,對有些東西強烈地拒絕,而對他喜歡的就非常偏愛。此時,最好的辦法是盡早引入各種食物,使他能夠克服對新食物的恐懼心理,但絕對不要用食物去賄賂他,說“如果你吃了什么東西,我就怎樣。”
第五類是因為并發(fā)有器質(zhì)性疾病。這些孩子往往在吃東西后,會有嘔吐等不良反應(yīng),所以他對進食非常害怕,往往是在半睡眠狀況下才能吃。這就需要配合正規(guī)的治療了。
第六類是外傷等造成的器質(zhì)性疾病。他們往往在進食時發(fā)生哽咽,或口腔運動有問題、有心血管疾病等。這也需要到醫(yī)院查明原因并嚴格治療。
孩子挑食影響不大 在家長眼中,自家孩子不挑食的似乎不多。上海交通大學兒童醫(yī)學中心發(fā)育與行為兒科主任金星明教授表示,近六成的家長都曾抱怨孩子吃得少,吃得慢,總挑挑揀揀。但其實,偏食、挑食問題并不像家長想的那么嚴重,對孩子成長也不會有大的影響。
不吃新食物源于自身的保護機制
“對食物有偏好是人與生俱來的。”美國著名小兒胃腸專家班尼·科茲納教授表示,其一是個人基因差別;其二是從生物學觀點來說,人有保護機制。他們在面對新事物時,都會先恐懼,再慢慢熟悉。食物之于孩子也是一樣,有研究顯示,通常人們吃新食物要15次以上,才能夠耐受。
此外,一個人吃飯時的胃口還會受到心情和外界因素的影響。尤其是對2歲的孩子來說,飯桌是他們天然的戰(zhàn)場,他們需要通過發(fā)脾氣、使性子來顯示自己自主的權(quán)利。在這種情況下,家長口中的命令就常常會變?yōu)楹⒆拥囊环N折磨,以至于他們以后看到同樣的食物都會難受、不舒服,拒絕再吃。
輕微偏食不影響智力、身體發(fā)育
金星明告訴記者,家長之所以對孩子的挑食、厭食問題格外看重,無非兩個原因:怕缺了營養(yǎng)身體發(fā)育受阻,或是害怕對智力發(fā)育產(chǎn)生影響。
但實際上,如果只是輕微的挑食,比如對某些有特殊味道食物的拒絕,一般不會影響身體發(fā)育。需要強調(diào)的一點是,盡管身高、體重是衡量孩子發(fā)育正常與否的標準之一,但卻不是絕對指標,就像父母都不高的,孩子個頭不夠高也是正常。
至于智力發(fā)育,科茲納教授特別指出,不要把飲食和智商直接掛鉤,因為智商受到遺傳,以及社會因素、母親的受教育程度,甚至親子關(guān)系等多方面的影響,飲食只是其中的相關(guān)因素之一,不會起到?jīng)Q定性作用。
家長需要改變觀念
那么,是不是說孩子挑食就可以任其發(fā)展了呢?當然也不是。
準確來說,輕微的挑食、厭食不屬于醫(yī)學上說的進食障礙,但卻屬于進食問題。金星明說,解決它,最重要的是改變家長的理念,并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行為矯正方法。
比如,國外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挑食偏食的兒童往往拒絕水果、蔬菜比較多,而我國卻是拒絕水果較少,拒絕蔬菜較多。這就是因為多數(shù)家長有個誤區(qū),認為水果是好東西,水果能代替蔬菜。所以,家長的正確認識對孩子來說具有決定性意義。